東亞聯盟的概念,除了不斷成長的東協十國,亞洲經濟重心正由中國、日本,加上台灣、韓國形成新的「東亞聯盟」,而台灣的協調者地位,更有機會在東亞聯盟扮演關鍵角色。
「2012天下經濟論壇」首日,第一場專題論壇便由「東亞經濟 關鍵發展」拉開序幕。去年歐美景氣疲軟,今年仍充滿不確定,連IMF總裁拉嘉德也坦言,全球動能靠亞洲。
本場論壇由資深電視主播李四端擔任主持人,邀請新科財政部長劉憶如和韓國重要政府智庫「韓國開發研究院」院長玄?錫、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巫和懋展開經貿政策對話。
李四端表示,2012年邁入第二個月份,仍面臨不確定性。但東亞國家,包括台灣在內的四小龍,經濟成長和失業率表現皆比歐洲出色,可扮演引擎的角色。特別是各國政府如何透過發展區域聯盟關係,在全球維持戰略性角色,更是關鍵。
曾在G20高峰會議代表韓國發表演說的玄?錫首先登場。
他指出,韓國近期在貿易上表現亮眼,去年十二月貿易總額破兆,躍升為全球前十大貿易國。在自由貿易協定(FTA)政策上更是積極,已與包括美國及歐盟在內的四十四國簽訂FTA。
玄?錫表示,東亞整合議題,除了區域經濟發展經濟,還考慮各國社會文化及政治因素,東亞間的聯盟關係才可能產生共識。
面對中國經濟轉軌、由世界工廠轉向世界市場,擅長代工、外銷的台商,要如何抓住內需成長的動力,而不在高速成長中被淘洗?
「2012天下經濟論壇」邀請到大陸市佔率第一的泡麵品牌「康師傅」,首度公開發表演說的集團二董、頂新國際集團董事長魏應交,解構康師傅的三個成功祕訣:擁抱庶民 + 在地生產 + 超越主要敵人。
魏應交指出,擁抱庶民的消費市場,當地生產規模超大化,並鎖定、超越主要敵人,就有機會經營中國這個世界市場。
經營世界市場比世界工廠難
「改革開放的最後一台列車千載難逢,已經開走了,」魏應交在「2012天下經濟論壇」的第二場專題論壇「經濟動盪中 企業的管理與戰略」一開口,就提醒台商不得不轉型的殘酷事實。他更說:「經營世界市場,比世界工廠難度高。」
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陸雄文也提醒,過去二十年,中國的經濟成長驅動力主要來自投資,內需一直不足。但去年,中國進出口產業受到挫折,不再成為成長的重要動力,加上人民幣升值,產業勢必面臨調整。他說:「中國大陸市場將成為世界第一大,不只要成第一大經濟體,還要成為第一大市場。」
頂新去年成功併購中國百事可樂,這項併購案,如果沒有意外,將在下週獲中國商務部批准,推翻過去由國際大廠入主中國企業的慣例。
頂新經營中國市場邁入第二十年,過去二十年來的平均營收複合成長率,維持了30%的驚人成績。 經營中國市場三祕訣
要在高成長也高風險的中國市場取得利基,魏應交分析,第一,以庶民經濟佈局,鋪天蓋地開拓市場。
「擁抱全民的消費才是王道,」魏應交舉泡麵為例說,二十年來,大陸民生物資漲了三倍,但康師傅的泡麵只從兩塊二漲到三塊八,成長72%。
他強調,要讓消費者覺得物超所值,「一塊錢的泡麵,讓消費者認為有一塊二的價值,以後的生意就源源不斷了。」
要做到這點,頂新垂直整合,追求生產規模超大化、並致力降低成本。例如他們將飲料的瓶子從二十公克降為十四克,今年的目標是降為十二克。
魏應交指出,每降一克,光是去年250億瓶的飲料生產,就能省下2.5萬噸的PET塑膠粒,也為頂新省下2.5億的人民幣。魏應交笑稱,很多人說,康師傅很會賺錢,但他都會開玩笑說,「康師傅不賺消費者的錢,我們是賺自己省下來的錢。」
PwC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薛明玲,也強調在地化的重要。他指出,在PwC針對全球60個國家,158位CEO的調查中發現,未來如何平衡全球資源與在地機會,將是企業的重要課題。他提醒,全球化不是在本地生產,外銷到其他地方而已,而是真正貼近當地市場的需求,包括如何重用當地的人才,怎麼樣將產品和設計更貼近當地市場。
第二,頂新擅長緊盯市場領先者,鎖定它、再全面追趕,最後超越它。
以併購百事可樂的案子為例,在全世界各市場,可口可樂都是第一品牌,只有中國例外。
康師傅在中國已經是茶、果汁、水的龍頭,但獨缺碳酸飲料優勢。併購百事可樂,不僅為了補足產品線,更為了拉大與可口可樂的距離。併購後,頂新的規模將從目前是可口可樂的1.2倍,變成1.72倍,百事可樂在中國市場通路擁有45萬台冰箱,加上頂新自己的45萬台,就能超過可口可樂的通路。
「我的策略是結合次要敵人,打擊主要敵人,」魏應交說,「先鎖定它,全面地追趕,最後來超越它。」
■延伸閱讀:台商突圍》康師傅如何創造民眾的「好感度」,穩坐第一品牌?
■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,未經同意禁止轉載。
■更多相關內容,前往《2012全球經濟大預測》專輯
新聞來源: YAHOO新聞 |
熱賣商品推薦 |
| | |
米粉,麵條,米粉,義大利麵,罐頭,米,濃湯,米粉,麵條,罐頭,
留言列表